11/30/2005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道格拉斯認為文化不是靜態,是人人可以時常創造、證明與經驗的。而轉變並不是過程中的核心問題,令人吃驚地是文化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被建立,以及它所呈現出的復原力(1985:xxii)。我贊成她對於文化所作的論述,對於異文化的宗教也有了另一層面的思考,究竟宗教團體在異文化發展的策略是什麼?發展的過程中又如何重建宗教的核心價值呢?我認為宗教組織是透過隱藏、稀釋與更新手法在異文化中建立及復原其核心意義。前面四章分別討論了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在原生地到異文化中的環狀模式—分離、整合、更新與回歸,並嘗試整理出這二個宗教組織與異文化間的思想會通部分,更切入整合與更新間對組織在異文化整理出隱藏、稀釋與更新的發展策略。第五章這個部分除了進一步說明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在異文化中的隱藏、稀釋與更新,也嘗試藉由其他宗教信仰在美國的現象略作分析,希望能論證宗教團體對於隱藏、稀釋與更新手法上的如何運用與取捨。
第一節 創價學會的模式顯現
克拉克認為對於所有進入一新文化試圖使人改宗的宗教而言,何種程度的將教義、修行方式和語言本土化是一個重要的問題(1995:125)。在近二十年創價學會已然成為北美最大且成員種族最多的佛教團體(Chappell 2000:299)。
[1] 究竟創價學會是運用何種模式在異文化生存、如何在與本地文化、主流教團分離後的異文化中保有「真實的」信仰與實踐呢?Metraux認為大多數創價學會在海外成功的原因在於找到一個平衡適應的方法(2001:7)。但,他卻沒有發現宗教進入異文化的策略模式。我認為平衡適應或許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但真正的關鍵在於異文化中的創價學會有著隱藏、稀釋與更新的手法。因此這一節將由幾個創價學會在異文化的活動更清楚說明宗教進入異文化的模式。
一、異文化中的隱藏
宗教的一致以及世俗面的功能幫助在美國環境整合過程中的適應(Garrigues 1975:140)。但如何才能既作到適應又不需冒著「真實的」信仰與實踐全然被扭曲的危險呢?我認為所謂的「隱藏」就是宗教進入異文化合宜的策略之一,也就是將宗教訴求藉由隱藏在普遍性名稱、世俗化工作之下而達成。創價學會海外發展運動主要吸引人的地方是:教育、哲學、倫理的指導給予個人改革的機會,以及在健康、工作及團結/社群關係上最直接的利益(Clarke 1995:120)。
如同克拉克指出,創價學會雖然是一個非常日本的佛教形式,它顯現出普遍應用的可能性(2000a:281)。公元2002年敘述三個分別發生在印度、斯洛伐克和肯尼亞的真實故事,藉由故事將一般人民如何為社區的振興作出貢獻,帶來惠及全球自然環境的正面影響的教育紀錄片《寧靜的革命》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第六屆東蘭辛影展(6th Annunal East Lansing Film Festival)和義大利帕爾馬的十二屆萊昂納多獎電影展(XII Prix Leonardo Film Festival)上映,這部片子也已在世界各地多個影展上放映,並曾經獲頒萊昂納多獎影展的優秀獎,公元2003年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塞爾維亞和黑山、印度和納米比亞的公共電視台陸續播放了此一影片,國家地理頻道更以二十五種語言在五十個國家播放,此一影片是由地球理事會製作,而國際創價學會除了是贊助單位之一外,此片的監製與導演丹‧阿登(Dan Arden)和科裏‧泰勒(Cory Taylor)則皆為國際創價學會的成員。
另一方面「變革的種子-《地球憲章》與人的潛能」展宣揚《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的理念,強調人與環境應相輔相成才得以相得益彰,並推崇人人皆掌控改善自身社區的能力。展覽將人們的視線牽向日趨嚴重的全球環境問題,訴說問題亟待解決不容坐視。
[2] 「變革的種子」強調《地球憲章》不但是構築可持續未來的倫理框架,更是建立和平公正全球社會的藍圖。並進一步說明「聯合國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公元2005年至2014年)所涉及的理念,以及由池田提出以教育推動改革的倡言。展覽也以三個實例說明一般的人也能夠為自己的環境帶來深遠的變革。「變革的種子」在臺灣展出時取名「自然與共生」,會場多達120個,其中以體育場、公共建築物的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居多,此外也在各地的中小學舉行。這樣的展出將《地球憲章》信息傳達於社會,使一般的市民也有機會認識到何為《地球憲章》,並了解全球環境問題雖大,但每一個人都有動手解決的能力,並且這一切應該由自己所處的社區開始。
當非典型肺炎(SARS)狂襲東亞、東南亞諸國與地區,各地人民與疾病奮力搏鬥而顯得疲憊不堪時,臺灣的創價學會於公元2003年10月台灣全島召開「社區友好文化節」,期待藉此振奮人心讓社會重現往昔蓬勃面貌。文化節的內容多采多姿,有音樂舞蹈表演,也有陶藝手工藝示範,其中「變革的種子」更是文化節的壓軸活動。
創價學會認為邁向人本主義的今天,人權問題必須以聯合國為中心作為民眾運動,這樣除了可以化解歧視和敵對也可以建立一個和諧共處的國際社會,因此於公元1993年在東京的聯合國大學總部舉辦為了紀念「聯合國人權教育十年」的「現代世界人權展」。這個展覽一直到公元2001年5月已經在世界八個國家的三十九個城市巡迴展出。義大利國際創價學會在公元2001年9月和10月馬泰拉市再次舉辦此展。美國國際創價學會則在當地多個城市舉辦了「展望未來:現實與兒童的權利」展。此展讚頌青少年並探究美國和世界各地兒童人權受侵犯的問題。公元1994年在創價大學和西蒙‧威森塔爾中心首次在日本聯合主辦「勇氣的證言—安妮‧弗蘭克與大屠殺」展。公元2003年「為世界兒童建設和平文化」展於哥倫比亞大學艾爾弗雷德講堂開幕,展覽內容是由多面色彩鮮豔的展板組成,介紹了為推進聯合國「世界兒童和平與非暴力文化國際十年」(公元2001-2010年)在世界各地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在展覽會中也表揚了上百位在這個方向而努力的人與團體,而這個活動是由美國創價學會所贊助的。公元2003年8月「促進和平國際藝術家委員會」於聯合莫爾豪斯大學馬丁‧路德‧金國際教堂(Morehouse College, Martin Luther King Jr. International Chapel)與米拉格羅基金會共同主辦了一場以和平為目標的爵士音樂會,
[3] 音樂會吸引上千名觀眾,出場演奏的都是活躍於當今爵士樂壇的巨匠,其中包括了吉他手科裏耶爾(Larry Coryell)、長笛家托裏斯(Nestor Torres)和低音大提琴家威廉斯(Busteer Williams)等,「促進和平國際藝術家委員會」是隸屬於美國創價學會組織下的一個藝術團體。同年艾爾弗雷德講堂又有和平講座的召開,會中邀請公元197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貝蒂‧威廉斯(Betty Williams)發表專題演講,斯坦福大學兒童教育學名譽教授諾丁斯(Nel Noddings)也應邀在會中致詞,參加者在演講過後也就爭取持續和平的方法進行討論,而這個活動是由美國國際創價學會所舉辦的。
公元1992年6月「環境與開發——邁向生命的世紀」展首次展出,這原是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地球高峰會議)中的一項公認活動。展覽由巴西國際創價學會和亞馬遜自然環境研究中心(Instituto Nacional de Pesquisas da Amazonas)聯合創辦,內容觸及地球的環境問題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可持續的發展與環保能和諧地進行。展覽也以珍貴的資料與照片,介紹亞馬遜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環保活動。在地球峰會的首次展出共吸引了八十萬參觀者。展覽後改名為「環境與開發——亞馬遜的共生和希望」,並且在拉丁美洲的多個國家巡迴展覽。
「世界少男少女繪畫展」已在世界多個城市巡迴展出,並於公元1996年4月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部公開舉行。主辦當局舉辦展覽的目的是希望藉此促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提高對和平的意識,並為世界的兒童提供一個學習他國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場所。四百幅作品反映了他們對世界和平及友誼的呼籲。展出的繪畫選自一百六十個國家與地區的十萬幅參選作品。展覽由日本創價學會主辦、國際創價學會贊助,並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及多國的政府機構的支援。
[4]
創價運動的運作是在包含教育、和平主義、有關環境的關懷、和傳統與現代藝術的發揚、國際外交和國內政治的寬廣領域運作(Metraux 1996:17)。創價學會如同其他日系新興宗教,強烈地以藝術、音樂、舞蹈、體育、慶典活動與教育作為定位(Lande and Clarke 1991:182)。它拓展的領域不全然為宗教性的附屬物,並且創價學會也並不顯著於活動當中。認為透過藝術與文化可以建立一個比現在更快樂、更平和、更調和的世界(Hammond and Machacek 1999:31)。我認為這就是創價學會在異文化中採取的隱藏策略。
二、異文化中的稀釋
組織名稱雖然公開的呈顯卻不讓人感到濃濃的宣教意味,這是我認為宗教在異文化中的稀釋策略。多年來創價學會推進了多項難民救濟運動,國際創價學會舉辦的辯論會、討論會和講座,則多鎖定在人的權利與義務為討論主題。
[5] 針對世界難民的問題處理層面,有鑑於公元1970年代末全世界的難民總數是八百萬名。公元2001年1月,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難民署)職權範圍內的難民人數達到了二千一百八十萬(雖低於公元1995年二千七百四十萬的最高紀錄,但卻超過公元1990年1月的一千四百九十萬)。[6] 也就是以世界人口的比率而論,每二百六十九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難民,這些難民是因為戰爭、迫害、天災、環境惡化被迫離棄家園和祖國。自公元1973年為印度支那難民召開的首次籌款活動以來,創價學會青年和平會議(Soka Gakkai Youth Peace Conference,簡稱YPC)推動了各項大規模的救濟運動來維護人類生存的權利。創價學會青年和平會議定期舉辦籌募運動,為難民署及多個非政府組織的援助難民工作籌募了多達一千一百六十萬美金(十四億日圓)。創價學會活動的宗旨不只限於為難民提供醫療援助、食物和教育等基本需求的滿足,自給自足的能力更是他們所強調的重點。[7]
公元2002年分別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歐洲總部與日內瓦大學舉辦「萊納斯‧鮑林與二十一世紀展」,[8] 展覽內容的焦點是鮑林博士的一生與遺訓,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除了聯合國裁軍研究所、日內瓦大學和歐洲和研究理事會之外也包含了國際創價學會鮑林展委員會,這樣類似的展覽自公元1997年在美國舊金山首次公開展覽後,已經在日本與美國的十二個城市舉行了巡迴展。[9] 而新西蘭惠靈頓市政廳在公元2003年7月舉辦一場和平講座,上午的講座是由莫爾豪斯大學馬丁‧路德‧金國際教堂的勞倫斯‧卡特(Dean Lawrence E. Carter Sr.)博士和甘地非暴力研究院(M. K. Gandhi Institute for Nonviolence)院長阿倫‧甘地(Arun Gandhi)博士出席,並與當地中學生分享他們的見解與觀點。下午則是和平基金會的代表阿蘭‧威爾(Alan Wier)主講,當天的晚上包括新西蘭常駐聯合國代表麥凱(Don Mackay)大使共二百五十名的社會人士參與和平問題的討論會,這個活動是由新西蘭國際創價學會所舉辦。
如果一個一兆噸的原子彈在世界各首要城市離地二千公尺(六千五百五十七尺)的上空爆炸的話,在爆炸中心半徑六公里(三點七哩)以內的人將立即消滅殆盡,另外距爆炸六至十八公里半徑範圍內的人也必受嚴重傷害。因此針對核子武器的問題,創價學會也舉辦了許多展覽,展覽的內容取材於多項聯合國的研究報告,另外也有來自廣島及長崎—世界僅有的兩個遭原子彈轟炸的城市—記錄檔案的資料。展覽說明核武器使用對健康與環境所造成的危害,並進而探討裁軍能為經濟和社會帶來的正面影響。
[10]
公元2004年2月4日美國國際創價學會在建設和平文化方面主辦的「為世界兒童建設和平文化展」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廳開幕。展覽的目的是喚醒每位參觀者,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就是建設和平文化的主角。縱然如今的多數信息令人沮喪徬徨,並且感到無能為力改變在傳播媒體上看到的世界潮流,而這項展覽正是希望使參觀者克服這種感覺。[11] 加拿大國際創價學會青年部會員自公元2000年起積極支持該協會所領導的植樹運動,每次有近一百人參加,植樹時間總計長達一千小時。公元2004年加拿大環保團體「克雷迪特河谷保存協會」(Credit Valley Conservation),為表揚加拿大青年部熱心協助該協會所推動的多倫多近郊克雷迪特河流域植樹運動,特頒發「克雷迪特之友功勞獎」以肯定加拿大國際創價學會青年部對環保的貢獻。該協會羅布森(Joan Robson)理事表示:「加拿大國際創價學會青年部獻身無私的行動,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的環保運動」(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2005)。
公元1954年5月「創價精神復興先鋒行進樂隊」在日本成立,音樂隊是創價學會的音樂組合,五十年來刻下了輝煌發展的歷史。最初主要是為學會的集會助興,僅由少數志願者組成的音樂隊,如今在日本全國擁有二萬名成員。音樂隊原只是一支步操銅樂隊,現今已將其音樂領域已擴展至合唱樂、交響樂,以及最近也開始演奏的民謠及民族音樂等,並且還分別在體育館、養老院等大小場地公開演出。在音樂隊成立的前三年,戶田城聖就任為第二任會長全力展開把佛法「改革人心」的信息帶給在戰後的廢墟中掙扎著的民眾。當時組織的年輕會員便對文化與音樂懷有特別的渴望。其後成為第三任會長的池田大作,率先鼓勵這些年輕人對音樂的愛好。從公元1997年起「創價精神復興先鋒樂隊」連續七年被選為全日本最優秀的步操樂隊。音樂隊的成立,代表著創價學會跨越宗教的傳統界限,更廣泛地致力於和平、文化和教育理想的第一步。
[12]
直視諸如和平和消除貧困等全球性問題的教育,正是合力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地球社會(Ikeda 2005.01.26)。
日本新宗教運動有時候被比擬為跨國的企業或公司(Nakamaki 1991,引自Clarke 1995:120),透過教育、藝術、對生態環境的關心以及對世界和平的聲明與承諾,對創價學會在獲得好名聲方面是頗有助益的(Aldridge 2000:193)。創價學會努力向各行各業的人拓展(Hammond and Machacek 1998:43),為消弭戰爭而努力、並且在戰亂地區和窮困地區救濟與服務等等,雖然創價學會的名稱是在這些活動間呈顯,但擴展的當中卻不令人覺得有宣教的意味,而實際上這些活動卻依循著組織的核心思想—由個人作為影響人間淨土景象成功與否的重要決定因素,這就是我認為創價學會在異文化中的「稀釋」策略。
三、異文化中的更新
對組織發展而言,池田的影響力是一個關鍵(Hurst 2000:89)。他除了是目前組織的領導之外,也是促使組織呈現更民主的原因。國際創價學會的影響力不只侷限在日本,甚或透過許多和平、文化與教育的觸角廣佈全世界。美國社會中創價學會組織運作的更新是受人矚目的。六、七Ο年代以男性為領導中心的組織,已由一百四十七名中心行政委員會的成員所置換。這些除了成員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平等,而委員會的成員更是以週期性的循環作為任事的基礎。日本組織受到在美國政府、社會與經濟自由長期發展下的國際創價學會逐步影響是指日可待的(Hurst 2000:95)。舉例來說相對於日本組織中的女性,美國成員的性別地位更顯平等,從兩性平等的角度為切入點,無論是美國社會、或者是美國國際創價學會對於日本婦女而言都將會是修正的模範。
而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有了更新,理論上理解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關係似乎如同導師與門徒,異文化的轉換中這二者之間的關係除了又更加開放,並且少有領導中心鞏固的情況外,領導者有責任對跟隨者的需求有所回應以及在實踐面上對其加以保護。這意味著在精神或生活困窘時給予協助、更重要的是以友朋之間的關係替代高壓強制性的「折伏」,也就是折伏的行動實踐已有了調整,它立基於先前便存在的關係或者自然地與他人親近,相對於組織外的人這一策略的改變使得組織更加友善。
另一個更新則呈現在教義的展現上,在過去「日蓮佛法」是組織對外的唯一真理,國際創價學會近來卻朝向跨真理理解的發展上(Hurst 2000:90)。除了主張組織擁有唯一的真理外,還必須接受其他不同的聲音,也就是調整過去舊有高壓的態度調整,希望重新以一個擁有更寬廣真理社群的團體被接受。因此它積極的與許多猶太教、基督教與穆斯林團體對話,並以融合各族群、國家的大團體作為目標。
當創價學會建立了複和性的組織,會員數就有呈現不斷地成長,並且朝其理想目標發展與邁進(Dobbelaere 2000:237)。創價學會的信仰系統與主張快樂主張思潮的運動一致。它並沒有將嚴厲的訓練與戒律加諸於跟隨者(Aldridge 2000:194)。但透過在異文中組織適度的調整、教義的重新詮釋與更新,外來宗教卻能開展出一定的向度,這就是我認為創價學會在異文化中環狀模式中的更新。
藉由在異文化中推展的實踐面向以及實際可以觀察到的更新,可以知道創價學會運用了隱藏、稀釋與更新的手法與策略將組織更加的拓展於海外,全球性的發展對於原生地文化可以帶來怎麼樣的省思呢?相較於原生地日蓮宗門的主流地位,創價學會在美國反而呈現出一種主流態勢,這樣的情況或許對於外來宗教的海外擴展是正向的,不過反過來想既然能藉由隱藏、稀釋與更新的策略嵌入異文化中,不試圖去影響建築、藝術、音樂、飲食、語言、文學、經濟、健保制度或社會結構(Clark 1995:125),同樣地在面對原生文化時是不是會因此稍稍降低彼此的緊張態勢,而進一步將教義理念與核心擴展出去呢?或者試問當創價學會積極與他宗教間對話的同時,是否曾努力化解學會與宗門之間的隔閡和摩擦呢?我認為創價學會與宗門如果無法作到將異文化的生存模式回歸到原生地中實踐,那麼最終還是回歸游謙所作的預測,敵視「分派」與「新派」的事件,在未來還會持續發生(2003)!
第二節 統一教會的模式顯現
史達克曾定義一個宗教運動的成功是足以「支配一個或多個社會」,他認為所謂的支配是影響行為、態度、文化和社會的公共政策(1987:12)。由這樣的角度切入,我認為不論一個宗教運動成功與否,都可以藉由影響一個或多個社會的行為、態度、文化和社會的公共政策著手作為宗教運動的觀察。如果說創價學會是運用隱藏、稀釋與更新在異文化生存並保有「真實的」信仰與實踐,那麼統一教會「散彈獵槍(Shotgun)」的態度是不是也依循著同一進路模式在實踐呢?
[13] 因此這一節將再以統一教會在異文化中的幾個實踐面向作討論,希望能釐清宗教進入異文化如何依循組織與情境的不同而呈現相異的隱藏、稀釋與更新策略模式比例。
一、異文化中的隱藏
文鮮明的後千禧年運動總是在宗教分派、跨國金融企業、發揮政治說客的影響力以及教育管理的層面伸展(Shupe 1998:203)。在藝術類層面的規劃,小天使藝術團創立於公元1962年是世界著名的舞蹈團之一,已巡迴世界公演了二十五次,在四十多個國家三千多場次的公演,並有著二百場以上的電視特別表演。公元1968年曾經在墨西哥奧運公演,而公元1970年則接受伊莉莎白女王邀請到英國皇家的劇場御前公演,公元1973年在聯合國大廳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慈善義演。期望藉由小孩子純真無邪、優雅可愛將東方傳統的藝術美呈現在世界各地。不僅贏得「和平天使」的美譽,也是韓國「國寶級」的藝術團體。而這個藝術團體是隸屬於文鮮明的組織之下,宣稱是為了世界和平與國際親善而創立的。小天使藝術會館則是為了使小天使藝術團能成為永久的藝術團體而發展出來的,它的角色就是如同世界知名藝術團體的專用劇場一樣,除此之外,從公元1981年建館至今不僅提供了小天使公演的場所,也提供其他的表演團體表演,宣稱期望發揮東西文化交流的媒體機能。除此之外環球芭蕾舞蹈團、曼哈頓歌劇院、國際藝術家學會以及美國基洛夫芭蕾舞蹈團都包含在統一運動中的藝術範圍。

人類與神的合一不是對信仰與教義的瞭解,而是必須親身體驗為別人付出愛的實體行動,這是所有宗教的基本原理;對於至高的存在它們可能有不同的稱呼,但它們同樣都教導著人們服侍他人的理想。 —Sun Myung Moon 2004

世界宗教青年服務營提供世界青年在一個超越宗教、種族及文化的團體中生活、學習與成長,並一同體驗服務世界、關懷人類的特殊經驗。
[14] 活動內容包含建設或修復校舍、捐血等的社會服務;宗教交流方面則包含學習不同宗教與文化的傳統,其中包含了儀式觀摩、參觀聖地、聆聽宗教領袖與學者的演說、有關世界和平的宗教對話及影片欣賞。透過心得與經驗分享、民俗餘興節目的表演等各項活動促進友誼也培訓具有領導世界邁向和平的宗教青年。
對於女性角色定位的部分,統一教會於公元1992年成立「世界和平婦女聯合會」成為整合世界婦女的一支機構,
[15] 據世界和平婦女聯合會的文獻記載「…如果全世界所有的婦女能夠成為姊妹,那麼男人之間就不會有戰爭…」基於這樣的觀點舉辦了日韓婦女締結姐妹關係儀式(The Women's Federation for World Peace 2005),來自日本韓國共十七萬九千名婦女代表,結盟為「姐妹」;同樣地在華府為了紀念二次戰後五十年的和平,超過一萬三千名的日本婦女也成為美國婦女的「姐妹」。同年12月12日在臺灣也成立了世界和平婦女會臺灣總會,運作的四大重點在於提昇婦女的形象、重建家庭倫理、樹立青年正確的價值觀並協助其建全的人格發展和致力世界和平達到世界一家的理想,組織的會務擴及國際活動,致力世界和平達到世界一家的理想。為消弭國際障壁、促進文化交流與經驗共享,積極舉辦及參與國際性活動;期以婦女和母親的立場推動家庭倫理的重建,並由健全的家庭進一步帶動社會的安康,因此每年母親節前夕舉辦模範家庭表揚活動,期透過模範家庭向社會宣導家庭愛的可貴,由更多的健全家庭使社會更穩定。幸福美滿家庭系列活動是重視婦女在家庭及社會的角色扮演,努力協助婦女在內外的自我成長,使每個女性能學習成為好妻子、好媽媽及成功的社會人。「理想家庭與世界和平運動」---倡導「真愛夫妻牽手一生」,以「不淫亂、不離婚、為對方而活」的真愛精神,建立理想家庭,並營造溫馨和樂的社會;為保障個人健康安全、穩固家庭倫理道德,並有效遏阻愛滋的蔓延,強調夫婦雙方持守純潔以建立真愛的天倫社會;為樹立青年正確的價值觀、協助其建全的人格發展而進行校園的活動等。相對於充斥個人主義與傳統家庭與社會的破碎以及多元論的增加,文鮮明運動是對主要社會破裂的回應,對於家庭提供一強而有力的方針(Kyle 1993c:341)。雖然透過實踐面向的觀察這些議題層面都無關於宗教,但組織實際上希望透過圓滿家庭的建立進一步才能達到統一教會宣稱的地上天國與所謂的神權治國。這也就是論文中所要談論的環狀模式中的隱藏。
二、異文化中的稀釋
對於一個打算重新製作世界的運動而言,採納寬廣、多重的組織策略進而發
揮其影響力是可以被理解的(Shupe 1998:203)。統一教會在異文化中宣稱統一運動不該只侷限在宗教層面,應該還要在社會、學術文化、藝術、政治、傳播媒體…種種不同的領域中作努力。在歐洲、北美與南美教會擁有許多飯店、報紙、出版社、還有許多金融企業(Grayson 2002:210)。
我們一起站在一個新的千禧年的起點,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會決定二十一世紀的性格。人類的精神是否是以神為中心而提升到一個新高層次,且建立一個和諧和平的世界文化呢?…世界和平家庭聯合會代表著我們一生鼓舞人類家庭朝向神的榮光前進之事工的極致。Sun Myung Moon and Hak Ja Han 1996.07.30

文鮮明夫婦建立許多名稱中包含世界和平的機構。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主張重視父母照顧子女、愛子女的責任,父母應當引導子女朝向德、體、智的最高層次成長,保護他們不受戕害及剝削。而丈夫與妻子的責任在於保持夫婦間純潔的愛、持守婚姻貞潔之理想。子女的責任是要去愛並尊敬父母。投入教育與慈善方面的計劃及活動,這些計劃與活動要推動所有善意的人們代表各國家、種族、宗教及政治主張來全心參與。這些活動包括:
1. 集合學者、社會運動者及專家,加深他們對於家庭、婚姻,及他們與個人、社會發展間之關係等課題的了解。            
2. 鼓勵或贊助為問題婚姻及青少年所設計的教育與諮詢計劃,強調家庭與父母的責任,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3. 支持關於性傳染病防治的教育研討會,強調提昇道德生活習慣、禁止婚前性行為,及對婚姻關係持持守貞潔等價值觀。     
4. 贊助文化計劃、家庭服務方案、並與其他相同旨趣的組織進行合
作,以調解和解的行動促進文化、種族之間的合一。                公元1996年的成立大會是以「二十一世紀家庭價值之世界性含意」作為
會議主題,與會者包括美國前總統吉爾‧福特與喬治‧布希、英國前總理愛德華‧席斯、聯合國婦女委員會前美國代表黎根等人,會中還針對家庭與社會分家庭與宗教價值、家庭與媒體環境及家庭與婚姻三組作討論。可以發現隸屬於統一教會的這個組織將注意力集中在人道議題上,如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虐待子女或配偶、意外懷孕等所有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國的問題。在討論這些問題時,組織不以宗教的色彩為凸顯,反而強化一些普遍存在於社會的問題作為強化點,也就是說此時的組織,超越了個人的救贖,而致力於「集體的問題」(Kyle 1993c:341)。
國際科學統一會議成立於公元1972年,建立的目的是希望帶動各學科學術
領域之間的對話,並致力在世界所面臨的議題作討論、期望透過不斷的質疑與討
論可以為所有人類建立一個更好的未來,並且藉由這個組織結合跨國際、跨宗
教、跨學術的學者共同作努力。公元2000年的第二十二屆國際科學統一會議於
漢城舉行,會議以六大方向作為研討主軸:(一)調和數學、天文學、生物學、
音樂還有其他學科領域為基礎作討論的各種觀點,再針對這些學科目前研究的發
展作結合與開展(二)現代健康管理中的所有醫學、(三)對於流行傳染病的解
決方式、(四)軍事與政策—公開或秘密?在軍事產物的歷史與學說中作探討、
(五)在自然科學與經濟中沒有線型的結構、(六)科學與音樂:一個統一的概
念。這些討論的主題業已不侷限於神學的討論或宣稱,反而轉向宗教以外的領
域作拓展,所關心與議論的都是當今正熱門待解決的議題。
隸屬於統一教會的世界大學原理研究會成立於公元1965年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學組織,以反對今天社會的趨向暴力、毒品和性氾濫的風氣作為宣稱,積極解決環繞在全球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在臺灣的原理研究會是由包括台大、文化、淡江、輔大等大專院校共同組成的國際性社團。其主要的成立宗旨,就是希望學生能利用課餘時間,藉由心靈探索、電影欣賞、讀書會等活動幫助自我的成長。根據第一屆世界大學原理研究會(CARP)台灣區會長蔡政昊受訪時的回答,「我以前常常感到心靈很空虛,就算玩得很瘋,內心還是不能感到充實和滿足。但因緣際會下,在海報街逛社團擺攤時,填了一份當時大學原理研究社所設計的「生活意識訪問表」,才發現自己內心所缺乏的是為人服務的精神」。而面對許多質疑大學原理研究社的主要目的是宣揚韓國統一教會。他表示「雖然世界大學原理研究會的創辦人也是韓國統一教的創辦人。但是大學原理研究社的主要活動是,透過服務和心靈探索幫助青年朋友建立正確價值觀,與統一教並沒有直接關係」(Collegiate Associ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Principles 2002)。這是相當符合論文中所談的稀釋手法,也就是說原理研究社社員知道社團是由文鮮明創辦,但是參與的學生卻不認為社團中有所謂宣教或必須宣教的意味,希望為和平而服務進而建立一個以真理和真愛為中心的世界新文化。
無論是國際科學統一會議亦或是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甚或是臺灣的大
學原理研究會,所舉辦活動與討論的議題並非以宗教作為標榜,縱然統一教會的旗幟與名稱公開呈顯,文鮮明夫婦也不避諱的參與討論與發表,但其實這模式與手法在不讓與會者感到有宣教意味的同時,統一教會神權治國的目的其實也在一步步地擴展與進行,這就是論文中所要討論的宗教進入異文化中的「稀釋」策略。
三、異文化中的更新
D. Snow及其同事觀察社會運動的發展時認為就如同在此一運動的社會文化環境中作改變,這樣調整的過程與意識型態的交替將是無止盡持續在進行的(1986)。而當文鮮明運動開始膨脹成為錯綜複雜的以上帝的主張為中心的跨國性企業(Bromley 1985),他以及其組織又如何在異文化的發展中調整其架構呢?文鮮明在跟隨者的眼中不只是上帝的先知或等同於耶穌基督的彌賽亞,他還是將新舊約加以履行並提出優於從前任何經典特質的人(Shupe 1998:201)。對於文鮮明而言,聖經並非是真理的本身,只是教導真理的教科書(Yamamoto 1983:156)。那麼在以基督教為主流的異文化中,文鮮明組織如何更新其宣稱的架構?又如何強化組織的凝聚力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重新在組織宣稱更新的部分探究,文鮮明派遣金永雲至美國傳教並預測公元1967年是一個黃金時代的開端,並以三個七年進程重新解釋上帝的計畫,他向跟隨者說明公元1960-1967年將專門處理理想家庭結構的復歸,或至少將是建構理想家庭的雛形。公元1968-1974年則致力在上帝的「大天使長」國度—美國的國家改革,如此才能藉此回歸幫助彌賽亞南韓的家。第三個階段放在公元1975-1981年,是進行最後一跨國際進程的時期,也就是統一論全球性廣佈的時期(Shupe 1998:201)。到了七Ο年代初期,文鮮明將福音傳道的影響力與反共主義運動進一步作結合(Grayson 2002:210)。也因為宣稱不再只是著重於神學的討論上,而以這樣的進程作為世俗面工作的實踐,反而更能合理解釋替代歷史大變動的末日論,視末日是人類可以轉移「由過往的自私」到以上帝為中心的未來,不僅提供救世和人類達到完美的能力,而且還有「達到成功」的希望(Kyle 1993c:335-336)。透過宣稱與策略的轉變,使得世俗組織的運作更加合理化,教會已然建立許多宗教、政治、救援和文化組織,進而聯合成員與非成員共同分擔與促成理想(Kyle 1993c:336)。
在第三章與第四章第四節都曾經談到過統一教會在美國發展的情形是由早期強調神學教育的模式轉換成強調自制體的生活主張,而這樣的組織模式是由日本教會生活方式的全然轉移,這樣的模式是十分符合先前所提瓦力斯所界定的拒斥世界型式的運動,也就是提供其跟隨者自制體的生活方式,成員們彼此發展友誼與忠誠的關係連結。在這個運動中家庭意象是非常普遍的,跟隨者彼此以兄弟、姊妹相互稱呼,而對於領導人則以母親與父親稱之(Aldridge 2000:166)。即使受到負面形象的衝擊,但統一教會運動對於美國社會似乎是某種趨勢的回應,填滿了美國文化中的空缺與個人需求(Kyle 1993c:341)。
如果說文鮮明運動與長久的美國傳統有所交流(Rice 1976:45)、如果說統一教會在美國社會的興起是補足了社會的缺憾與提供了家庭的溫暖,那為什麼分析發展策略中的統一教會時會有隱藏策略比例甚高的情形呢?為什麼許多組織、計畫與活動的名稱很難發現統一教會公開呈顯的態勢,異文化中所採取的稀釋手法比隱藏更多呢?對於統一教會內在構成因子與社會關係的調查中發現它試圖使後領袖魅力的資產增到最大,而將負債減到最低(Mickler 1991:193)。我認為相對於許多主流宗教統一教會時常被打入所謂的「新派」,或者在募集成員的手法上時常被冠以負面的呈現,因此許多的情境因素相對於統一教會而言是艱難抑制的,另一方面資產與負債其實是隨著環境而作轉變,那麼處於抑制的情境因素或異文化時,增加資產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隱匿」。
針對異文化中的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作分析,可以發現他們確實有著隱藏、稀釋與更新的動作,只是在隱藏與稀釋的比例上有所不同。創價學會所採取的稀釋手法遠遠超過隱藏,而統一教會則是呈相反的狀態,我們或許可以說這樣的現象對於統一教會而言是處於抑制的情境因素或異文化時增加資產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隱匿」。除此之外我認為其實還有一個可以探究的面向,也就是創價學會這個名稱相對於統一教會其實就是一最好的「隱藏」,因此在異文化中無須再刻意地隱藏,只需要在稀釋與更新上著手便可以達到宗教組織的拓展。
第三節 環狀模式策略的再探究
克拉克認為在異文化中非本土宗教的文化適應是非常複雜的過程,不只是宗教與文化層面重要,而且經濟、地理、歷史和政治對於宗教進展過程中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1999b:18-20)。伊斯蘭是在北美快速增長的宗教(Mufti 2004)。
[16] 對於非穆斯林世界,伊斯蘭信仰有時候呈現不可屈服的態勢,並且在伊斯蘭傳統與西方影響衝突間席捲全世界(Young 1997)。根據美國與加拿大的統計穆斯林已高達八百萬到一千萬人口,他們很快或已經超越猶太人的人口數成為這些國家的第二個主要宗教(Mufti 2004)。因此對於伊斯蘭與穆斯林而言國際性的活動是很重要的,但積極活動的同時如何確保宗教核心的價值卻是另一個同時必須對的重要課題。前二節中談過了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在異文化中拓展策略與手法,隱藏、稀釋與更新確實是這二個宗教團體進入異文化的共通模式,並且這個模式可以隨著主客關因素而有著比例上不同的調整,為了更清楚說明策略調整的模式應用,這一節便以九一一事件後深受世界矚目的伊斯蘭信仰為例,一方面希望能經由伊斯蘭在異文化中發展的模式進而對照論文中所整理出宗教在異文化中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也要證明異文化的模式是可以隨著宗教團體性質以及情境因素的不同而在運用比例調整的。
一、異文化的歷史與發展
伊斯蘭與穆斯林早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三百年的北美洲已然有其足跡,但拓荒者的光環並沒有長久延續,美洲大陸的穆斯林依舊帶著源自於非洲的奴隸身份。原有的宗教信仰、語言與文明以及有別於西方主流宗教信仰的意識型態也因為身份已然被剝奪。也或許是因為過去的歷史,現今非裔美國人儘可能於伊斯蘭信仰中尋求認同勝過於在其他的信仰與意識型態。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過去三十年對於移民政策的鬆綁,為數可觀的穆斯林由發展中國家遷移到北美尋求更好的教育以及不錯的工作機會。今天的美國與加拿大穆斯林已達八百至一千萬的人口數,都會區也有為數超過二千間的清真寺、伊斯蘭中心與學校的建立(Mufti 2004)。
[17]
伊斯蘭中心對於異文化的發展作出這樣的聲明「對於即將失去的自我認同我們感到十分的驚恐,我們的孩子在這個大熔爐中,沒有辦法繼續持續他們宗教的價值,並且我們將失去他們…」(Eck 2001:20)。也就是對於異文化中的穆斯林而言,如何在自由主義與世俗面的西方社會中評價與重現信仰更顯重要。美國穆斯林學會(Muslim American Society;MAS)是一個宗教、社會、文化以及教育的非營利組織,是伊斯蘭組織以及著重在個人、家庭與社會提升的復甦與更新運動的先驅,學會的方法論與計畫總是吸引穆斯林青年,短短的時間中已然成為隱含熱切志向或不能滿足於少許伊斯蘭活動的青年的活動中心。追溯它的歷史可以回歸到先知穆罕默德,但更確切的說與二十世紀的伊斯蘭復振運動也有著極密切的關係。這個運動帶領穆斯林產生遍及全球重建全然伊斯蘭的生活方式的伊斯蘭世界,這樣的精神與召喚伴隨著五Ο年代末、六Ο年代初抵達美國的穆斯林學生與移民而至,這些早期的拓荒者於伊斯蘭運動的跟隨者在公元1963年建立了美國與加拿大的穆斯林學生組織(Muslim Student Association;MSA)力圖整合在北美的伊斯蘭與穆斯林。其它的服務與延伸組織也跟著建立,例如北美伊斯蘭聯合企業、伊斯蘭醫學學會、穆斯林阿拉伯青年組織以及北美穆斯林青年等等。
伊斯蘭與西方之間冗長、多變的關係在九一一事件之後進入了新的階段,反伊斯蘭的情結也深深烙印在西方社會對於伊斯蘭與穆斯林的印象。對於穆斯林而言如何改變西方社會對伊斯蘭的負面看法,以及改善因此所帶來的限制是拓展國際活動重要的一步。公元2004年12月28日第六屆則卡特(Zakat 天課)研討會在阿聯酋多哈開幕,
[18] 主要目標是放在「九一一事件」之後西方國家壓力下國際則卡特規劃受到嚴重阻擾的問題,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金錢流向國際伊斯蘭恐怖組織,因此以「反恐」的名義制止伊斯蘭國家一切則卡特和經濟支援活動。因為整個伊斯蘭世界都接受到來自西方國家以多種方式遏止伊斯蘭國際金融流動,其中甚至包括用於慈善的則卡特世界合作規劃。因此此次會議的目的便在於為國際發展局勢與對世界則卡特組織影響尋求合理的出路。應邀參與此次會議的有三十八位世界各國伊斯蘭金融機構和慈善機構的代表以及伊斯蘭經濟和國際法專家和教授。主辦這次會議的是卡塔爾則卡特基金會、科威特則卡特基金會和伊斯蘭發展銀行。
北美伊斯蘭運動的追隨者和支持者設立了北美的伊斯蘭學會,如同穆斯林學生組織的延伸提供歸信於伊斯蘭的信仰者、以及北美的穆斯林移民生活的需求。起初北美伊斯蘭學會以及其它的組織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共同為著北美伊斯蘭與穆斯林的提升而努力運作,而穆斯林社群以及所處的環境致使動力有所轉變,公元1992年伊斯蘭工作者與運動追隨者面臨下一個世紀的挑戰決定興辦穆斯林美國學會,它的目的是:

1. 將穆斯林的訊息呈現在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面前,並增進彼此的瞭解。
2. 鼓勵穆斯林對建立一個有道德、有德行的社會有所承擔。
3. 對於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伊斯蘭思維的可替代觀點。
4. 依據伊斯蘭的教導,提升家庭的價值。
5. 提升人類價值著重於伊斯蘭主張的手足、平等、公正、仁慈、憐憫與和平。
6. 幫助穆斯林與穆斯林組織的和諧,並鼓勵彼此的聯合與統合。

教育方面伊斯蘭美國大學是一個教育與訓練組織,是以伊斯蘭法、基本原
則、語言與科學作為研究範圍,它從屬於美國穆斯林學會,是學會著重的目標之一。伊斯蘭美國大學是以培養在美國生活不同層面中傑出的學者、活動者、領導者與教師,它的評議委員會是由國際知名的學者Sheikh Yusuf al-Qardawi擔任主席、Dr. Jamal Badawi擔任副主席,而課程方面則是由許多伊斯蘭專家與學者參與教育工作。
公元2004年12月24日雅加達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二十一世紀的伊斯蘭教與文明社會:轉型之路」研討會,這是繼公元2004年2月伊斯蘭教學者國際大會(ICIS)的後續活動,活動中針對穆斯林成人社會中實施文明設施以及教育改革提出具體的建議與看法。這個會議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法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美國等地,主辦者則是全國伊斯蘭教士協會(印尼)、雅加達國立伊斯蘭大學以及伊斯蘭美國最高委員會。公元2004年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世界人力資源開發與教育協會(WORDE)在雅加達舉行高層研討會,與會的人士包括政治家、伊斯蘭教學者和伊斯蘭機構等,目的在驗證伊斯蘭教義的現代應用與民主以及活躍的社會體系間並不相互矛盾。
伊斯蘭在美國已經配合本地的文化在儀式的時間與地點作了改變,這樣的配合是沒有依照原有的教義的(Bilg 1987:430)。另一方面當代的美國穆斯林已發展出適用於現代社會婦女的標準,也就是穆斯林婦女可以如同當地婦女著輕便的衣裳,以及在自由文化中的男女互動的指導方針,婦女外出工作的新配偶關係,還有如何將伊斯蘭的價值傳達給新的一代。
許多穆斯林相信除了美國再沒有別處是他們真正有機會發展純正伊斯蘭意識的地方,由此作為出發才會有更好的處境發展伊斯蘭信仰的社群(Mufti 2004)。穆斯林在西方的移民以及歸信於伊斯蘭都被認為是西方伊斯蘭的存在,二十世紀初最顯著的現象是穆斯林世界文明的西化,而相對的是後半階段西方世界的伊斯蘭化。為什麼說是西方的伊斯蘭化呢?雖然過去西方社會吸引了許多來自於穆斯林國家的學者與專家,而現在隨著穆斯林人口的成長,西方社會也已然培養出許多穆斯林工程、教育以及科學等領域的專家。
根據CNN的報導伊斯蘭是繼基督教之後世界第二大的宗教,也是成長最快的宗教。許多學者認為伊斯蘭駐足於傳統基督教社群是如同穆斯林文藝復興的呈現(Young 1997)。基督教在西方的確可以算是一個優勢的宗教,而與身為亞伯拉罕宗教中的伊斯蘭信仰這二個宗教有許多共通之處,自然而然傳道者對於他們所尊奉的真理也會有共同的觀念(Ali 1996)。伊斯蘭信仰相較於西方,社群的權利更重要於個人的權利。女性在穆斯林世界也被認為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並且宗教對於學校、政府與法院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今天許多穆斯林嘗試著尋求在身為一名全球社會的成員,以及保持與宗教也就是古蘭經的跟隨者作絕對的連結之間作平衡(Young 1997)。對於二個宗教的跟隨者而言這樣的經驗是嶄新的,也必須花時間去尋求這樣的並行不悖。這二個宗教團體必須為適應以及發展更多瞭解而努力的同時,美國穆斯林必須學著在主流中同化又不失去他們的意識型態以及特別的特色(Ali 1996)。伊斯蘭組織認為透過公民教育、合作、社群拓展以及聯盟的建立才能達到美國穆斯林社群的整合,並化解與社群之外的組織的對立關係,這樣必定可以為美國穆斯林與所有美國人在公民正義的維護與自由上帶來幫助。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方法論上則必須便著重在一般民眾的教育、本土領袖的訓練、青年人的訓練、結盟的建立與傳播事業的發展等等。
二、環狀模式的反省
由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的分析中可以知道隱藏、稀釋與更新是可以隨著情境因素的不同而作出不同比例的組織因素調整,比例的不同並不表示模式的不存在,只是因為宗教組織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必須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也以這樣的結論作為回答伊斯蘭信仰在美國的發展為什麼罕有隱藏的手法,一方面讓我們回歸到伊斯蘭的「五信」—信阿拉、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以及信後世,對於穆斯林而言阿拉是唯一的神,相信並承認阿拉與使者穆罕默德是基本的信仰,這樣的基本概念一形成又如何能在進入「有經典的人」的領域時作到隱匿呢?另一方面我認為伊斯蘭相對於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其實是世人已公認的文明與信仰,所以必須面對的阻擾與抑制的情境因素相對於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也有著大幅度的減少,因此不需要特別著重在宗教進入異文化模式中所謂的隱藏。
除此之外分析美國伊斯蘭信仰的現象也發現美國穆斯林社群積極的與他宗教對話,除了宣稱在未來對於伊斯蘭社群(Ummah)將會有新的看法與共識形成,也認為必須呈現出不同形式的麥迪那模式,其中之一便是對於現代情勢全然的參與,並減少在理念上過多的分歧(Allawi 2001)。
乍看之下這是一個宣稱的更新,但如果仔細分析伊斯蘭的發展歷史,我認為這卻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伊斯蘭的歷史可以分為公元609-622年的麥加與公元622-632年的麥迪那二個時期,而伊斯蘭在麥迪那時期的運作時期就稱為麥迪那模式。所以一方面我們針對麥迪那不同形式的呈現,可以說它符合宗教進入異文化環狀模式中的回歸。但另一方面我們要問的是究竟什麼是麥迪那模式呢?所謂麥迪那模式就是合併政治與宗教意識型態。在古蘭經將非穆斯林的基督徒與猶太教徒稱為"ahl al-kitab"就是所謂的「有經典的人」,他們在這樣的脈絡之下可以成為社群的一部份,但卻並不被賦予與穆斯林同樣的權力。他們也不被同意為國家赴沙場征戰,相對的也因為無法上戰場必須繳交人頭稅。穆斯林軍隊是為了保護穆斯林而儲備,穆斯林可以為了政治版圖而上戰場、戰鬥與犧牲,而這些「有經典的人」則是以繳交人頭稅作為不能赴戰地的替代。這樣對於公民的態度其實就是一種否定基督徒與猶太教徒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說「有經典的人」在麥迪那模式中是受保護者,也可以說在這樣的政策中其實也是讓這些非穆斯林沒有所謂的戰鬥能力。但無論前者或後者都顯現出伊斯蘭信仰或者穆斯林是優於其他宗教信仰的現象,而這樣的現象其實也讓我在整理異文化中伊斯蘭的拓展策略有另一番省思。Marshall以麥加與麥迪那二個時期作為古蘭經對於基督徒的態度分析,他發現穆罕默德對於同為一神信仰的基督徒態度多有前後的不一致(2001)。作者對於這樣的矛盾抱持著肯定的態度,他認為古蘭經的不一致其實正代表它是自自然然形成而沒有人為操作。過於整齊的模式確實是會招致太多的質疑,由創價學會、統一教會與伊斯蘭信仰在異文化發展的整理中,我們可以說其實宗教進入異文化的模式已然形成,隱藏、稀釋與更新是宗教團體考量本身的因素對不同的情境而有著不同比例的調整,而這其實也才是宗教面對異文化環境在隱藏、稀釋與更新中所展現出無捏造地自然調整。
第四節 結 論
根據孔恩(Thomas Kuhn)所說宗教團體的詞類變化表(Paradigm)是重現已知團體的信仰、認同價值與技術手法(Kuhn 1962,引自 Shayegan1997:47)。詞類變化表是核心信仰的中心,它的花瓣(Petals)是受到詞類變化表影響的文化顯現,許多的計畫展現在花瓣上,觀察結構、系統與結構的轉換可以發現試圖所做的改變(Seel 2000:4)。Seel認為要觀察宗教的詞類變化表可以透過宗教的神話和傳說、象徵、權力結構、組織結構、操作系統、儀式與實踐行為的觀察中呈現。
在第二章針對創價學會與日本神社敬拜觀點的不同以及與宗門之間的問題分析彼此間的衝突、磨合與創價學會最後的定位,並討論轉型後的創價學會在異文化中如何使自己的宣教更有正當性、以及如何在因應異文化時又不喪失原有的宗教訴求,進而分析創價學會在美國社會的發展一連串分離、整合再回歸是與原有社會結構脫離,在新的異文化地區整合,並進一步更新與回復的動作,而促成這一系列解離、整合、更新與回復成功與否的因素,即在於能配合當時代的情境因素,以及順應情境而適度調整的組織因素。
第三章則針對一個異於傳統基督教信仰主張的統一教會在原生地的背景,以韓民族地理位置、歷史以及舊時的東學運動分析統一教會神學主張的促成原因,再整理異文化中統一教會的發展模式、神學爭論以及回歸動作,一方面證明宗教進入異文化確實是依循著分離、整合、更新與回歸的環狀模式進行,另一方面也發現整合與更新之間是宗教在異文化發展策略可以深究的地方,因此在第四章以海外發展的動機與定義、宗教宣稱的會通、轉化中的隱藏與稀釋以及轉化中的更新與回歸四個部分作為這二個團體模式的比較,一方面將宗教進入異文化的分離、整合、更新與回歸的環狀模式更清楚呈顯,另一方面也討論宗教在異文化隱藏、稀釋的策略手法。透過創價學會與統一教會在原生地與文化、主流教派的磨合與衝突過程、與異文化思想宣稱會通整合的部分,以及在異文化中的發展策略,我認為宗教進入異文化發展的策略模式和透過何種模式在異文化復原宗教團體的詞類變化表就是隱藏、稀釋與更新。
最後的第五章特別討論創價學會、統一教會以及伊斯蘭信仰在異文化的發展模式,嘗試論證宗教進入異文化的隱藏、稀釋與更新模式是宗教團體考量本身的因素對不同的情境而得以不同比例呈現,除了論證宗教進入異文化確實依循著分離、整合、更新與回歸的環狀模式進行,也進一步證明在異文化的發展是依循隱藏、稀釋與更新的模式斟酌運用,我認為這樣的不一致才是宗教面對異文化環境在隱藏、稀釋與更新中所作出無捏造地自然調整。
公元2004年3月23日文鮮明在美國國會山莊獲頒「和平冠冕」榮譽獎,此項「和平冠冕」頒獎典禮在美國國會山莊聯邦參議院迪克森辦公大樓舉行,而使用此處場地必須經由美國聯邦參議員認可。出席儀式的美國國會議員包括:伊利諾州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戴維斯、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戴頓、馬里蘭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巴特雷等人。頒予文鮮明的和平冠冕由戴上白手套的戴維斯聯邦眾議員親自捧進會場。已有多位美國國會議員表示是被主辦單位「誤導」或「欺騙」才會出席這項授獎儀式。戴維斯雖然曾表明自己終生是衛理公會信徒,對於統一教的教義泰半無法認同,但表明肯定文鮮明推展世界和平的一切努力(Babington and Cooperman 2004)。透過宗教進入異文化的隱藏、稀釋與更新模式觀察此一事件,可以知道在推展世界和平工作光環的背後正是統一教會神權治國的主張,美國議員是因為「華盛頓時報」彰顯的組織名稱受到欺騙,有趣的是戴維斯卻因為文鮮明組織的稀釋手法而肯定他對世界和平的努力。我的疑問是身為衛理公會信徒戴維斯如果知道宗教進入異文化隱藏、稀釋與更新的策略模式後還會這樣肯定文鮮明或文鮮明組織嗎?戴維斯的例子讓我深深地反省,觀察宗教發展如果能清楚察覺宗教在異文化已然形成的隱藏、稀釋與更新的手法,其實許多現象中都隱含著值得繼續探尋的有趣密碼。並且,我認為如果輕易地忽視宗教在異文化的發展模式,戴維斯事件將會不斷地重演!

Notes:
[1] 有許多美國人受到禪宗或Vipassana佛教的影響,但卻沒有其他在美國的佛教組織如同創價學會一般擁有許多實際活動的成員(Chappell 2000:299)。
[2] 「變革的種子」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2002年8月至9月)舉辦的期間,首次在南非公開展出,當時曾獲首腦會議主辦當局頒發獨立展覽三等獎。
[3] 米拉格羅基金會(Milagro Foundation)由吉他手卡洛斯‧桑塔納和他的太太德博拉成立,是
一個以維護遭人遺忘、權益得不到保障的青少年的教育和健康為目標的慈善團體。
[4] 公元1995年10月11日,首次在東京掀開序幕。
[5] 公元2000年9月在美國新奧爾良州舉辦的一個兒童權利展覽。公元2001年5月、6月在荷蘭宰斯特省展出的「現代世界人權展」。甘地的孫子、甘地非暴力研究所所長阿倫.甘地在公元1998年的紐約"Season for Nonviolence"活動中演講,活動在聯合國總部舉行。
[6]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難民署)公元1950年由聯合國大會成立,並於次年開始工作。 難民署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護難民的權利和福利,其中包括確保難民的安全、滿足難民的基本需求以及幫助他們脫離困境。難民署與多個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超過三百個非政府組織(NGO)聯手合作,一起展開救濟難民的工作。公元1981年創價學會成為難民署所屬的非政府組織。自此以來,創價學會與國際創價學會(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簡稱SGI)鼎力支援聯合國的各項計劃。為了表揚SGI多年來對其難民救濟活動的支援,難民署於公元1989年為池田SGI會長頒發「人道獎」(Humanitarian Award)。難民署職權範圍難民根據區域估計人數公元2000年末,在亞洲的難民人數占了最高比例(44.6%),接著是非洲(30.0%),歐洲(19.3%),北美洲(5.2%),大洋洲(0.6%),其後是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0.3%)。據估計難民的80%是婦女和兒童。世界上有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兒童繼續在難以想象的惡劣情況下過活。
[7] 為了深入瞭解難民的需要,創價學會青年和平會議派遣代表團到難民營去視察,以率先收集有關他們的最新消息。此外代表團也把難民所需的設施和設備送到難民營,包括預製的學校校舍和完備的救護車。創價學會青年和平會議也派遣醫療人員,以助改善難民營的健康和衛生狀況。從公元1980年到1999年,創價學會青年和平會議的代表團一共做了十四次的難民營訪問,訪問過的國家包括坦桑尼亞、巴勒斯坦、阿富汗、尼泊爾和科索沃。
[8] 萊納斯‧鮑林(1901-1994)分別在公元195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及公元196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9] 舉辦展覽的概念出自於公元1993年鮑林與池田在舊金山的最後一次會面,他們共見過四次面,並進行了許多書信互通等等的對話,二人的對話被收錄在公元1992年出版的《生生不息為和平》一書。池田在鮑林博士逝世後,向鮑林家族建議舉辦這樣的展覽。
[10]公元1982年七月「核武器——人類的威脅」展覽首次開展,地點為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當時正值第二屆聯合國大會裁軍特別會議的會期。展覽由聯合國公共資訊部、創價學會和日本廣島及長崎市聯合主辦,主旨在於呼籲削減武裝軍備,以及警惕世人有關冷戰期間核武器的威脅。
[11] 展覽的雛形是公元2003年8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貿易中心舉行的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簡稱WFUNA)年會上初次展出。一個有關建設和平文化的會議的外圍活動,8月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然後,應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約旦哈山(H. R. H. El Hassan bin Talal)親王邀請,10月在約旦安曼舉行的羅馬俱樂部年會上展出。接著,11月在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圖書館開幕。今後展覽地點包括各個大學校園和任何能夠吸引大量的觀眾的地方,以便把展覽的信息注入美國的血脈。現在正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莊物色一個合適的地點,而在紐約另外幾個地點展出後,將於四月移師到位於亞特蘭大佐治亞的莫爾豪斯大學以及密歇根。
[12] 音樂隊不斷發展,卻一直保持著業餘的性質。在音樂隊旗下的合唱團、管弦樂團和樂隊中活動的年輕人,都是未曾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成為隊員所需具備的重要資格,就是熱愛音樂和願意接受挑戰。隊員們日間擔任教師、會計師、推銷員,晚上和周末聚集起來排練,有時甚至長達十二小時。
[13] Shupe認為由社會運動的角度觀察文鮮明事業跨足宗教、金融、政治和教育是猶如「散彈獵槍」的態度,擴大了他的射擊目標與目標,所以或許這個項目沒有成功,但另一個領域卻達到組織的目的,所以將這樣的模式稱之為「散彈獵槍」的態度(Shupe 1998:203)。
[14] 自公元1986年成立以來宗教青年服務營分別在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菲律賓、波蘭、匈牙利、印度、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舉辦全球性的活動,每年大約有一百二十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男女在該地區從事短期探討、參訪活動、醫療救濟與社區服務的工作;同時區域性的活動也曾在秘魯、肯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十餘個國家由青年志工為該地區從事長期的醫療服務、民生救濟和公益建設等活動。
[15] 公元1992年4月,世界性規模的「世界和平婦女聯合會」於韓國蠶室運動場,由韓鶴子總裁召開成立大會,計有來自世界七十二國婦女代表十五萬名蒞臨盛會。同年,在日本東京巨蛋棒球場召開演講大會,有來自各國代表五萬名參加。自此,各國代表隨即返回當地國積極推動成立。「中華民國世界和平婦女會」在各界傾力支援,許多婦女界指導者共同發起,其中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等國會議員及多位婦女會理事長等。公元1992年12月11日召開成立大會,經內政部正式立案成立。
[16] 穆斯林在美國的發展並不是新的歷史,因為早在哥倫布抵達新大陸之前,穆斯林便已經經由西班牙、非洲航行抵達至美國的中部與南部,哥倫布航海日記中清清楚楚地記載呈現如何運用穆斯林的經驗(Mufti 2004)。
[17] 根據伊斯蘭官方網站的宣稱,時至今日有約五百萬的穆斯林在美國(Islamicity 2005)。
[18] Zakat是伊斯蘭五功之一的宗教捐獻課稅(近似於Sadaqa)。依據不同的財產而徵收不同的比例,並有著依據古蘭經寬厚的目的。在今天伊斯蘭世界,則如同西方型式的金融系統適應著,這個稅務的主要收入則主要來自樂捐(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Religions 1984:359)。

11/29/2005

Bibliography

Aldridge, Alan
2000. " Brainwashing,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the State. " Reli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pp.160-184.
Ali, M. M.1996. " Muslims in America: The Nation’s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 " Washington Report on Middle East Affairs. 15 (May/June).
Allawi, Ali A.
2001. " Muhammedi Islam or Sufyani Islam – The struggle for the heart of Muslims. "
http://www.nuradeen.com/CurrentIssues/MuhammediIslamOrSufyaniIslam.htm
Babington, Charles and Alan, Cooperman
2004. " The Rev. Moon Honored at Hill Reception. " Washingtion Post. June 23 : A01.
Barker, Eileen1980. " Free to Choose? Some Thoughts on the Unification Church and Other Religious Movements, PartⅠ. " Clergy Review. October. pp.365-368.
1984. The Making of a Moonie Choice or Brainwashing?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1987. " Unification Church.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 Mircea Eliade. New York: Macmillan.
Beckford, James A.
1987. " New Religions.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 Mircea Eliade. New York : Macmillan.
Bellah, Robert N.
1975. The Broken Covenant. New Yourk: Seabury.
1976. " New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the crisis in modernity. " The New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Edited by C. Y. Glock and R.N. Bellah.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333-352.Bilg, Barbaraj 1987. " Islam in the Americas.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Mircea Eliade. New York: Macmillan.
Bromley, David G.
1985. " Financing the Millennium: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Unificationist Movement. "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4. pp.253-274.
Bromley, David G. and Shupe, Anson D.
1979. " Moonies. " America Cult, Church, and Crusade.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1. Strange Gods: The Great American Cult Scare. Boston: Beacon Press. pp.92-127.
Boettcher, R., and Freedman, G.. L.
1980. Gifts of Deceit: Sun Myung Moon, Tongson Park, and the Korean Scansal.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happell, David W.
2000. " Socially Inclusive Buddhists in America. " Global Citizens :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33-256.
Choi, Syn-duk
1986.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Unification Church and the Full Gospel Central Church. "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Rapid Social Change. Edited by James A. Beckford on behalf of Research Committee 22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London : Sage. pp.113-145.
Chondogyo
http://www.chondogyo.or.kr/
Chryssides, George D.
1991. The Advent of Sun Myung Moon : The Origins,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3. " Unifying or Dividing? Sun Myung Mo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CESNUR Center for Religious Studies. http://www.cesnur.org/default.htm
Chun, Young Bok
1990. " The Korean Background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The Unification ChurchⅠ. Editor in chief: Notto R. Thelle. New York: London. pp.13-31.
Clarke, Peter B.
1991. " Introduction to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 The Study of Religion, Traditional and New Religions. Edited by Stewart Sutherland and Peter Clarke. London : Routledge. pp.149-153.
1994. " Japanese 'New' and 'New, New' Religions : An Introduction.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the West. Editor in chief: Peter B. Clarke and Jeffrey Somers. Folkestone Japan Libery / Curzon Press. pp.1-14.
1995. " The Cultural Impact of New Religions in Latin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Japanese New Religions. "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pp.117-126.
1999a. " Japanese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n Brazil: From Ethnic to ‘Universal’ Religions."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London : Routledge.pp.197-210.
1999b.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Abroad- The Way of the Kami in Foreign Lands. " Bibliography of Japanese New Religions: with Annotation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New Religions at Home and Abroad. Edited by Peter Clarke. Japan Liberary Ltd. pp.1-23.
1999c. " Soka Gakkai. " Bibliography of Japanese New Religions. Japan Liberary Ltd. pp. 235-253.
2000a. " 'Success' and 'Failure': Japanese New Religions Abroad.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or in chief :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Curzon. pp.272-311.
2000b. " Modern Japanese Religions Millenarian Movements : Their Changing Perception of Japan's Global Miss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hurch of World Messianity in Brail.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Surrey UK : Curzon Press. pp.129-181.
2000c.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Abroad.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Surrey UK : Curzon Press. pp.1-9.
Cohen, Robert
1977-1978. " The Unification Church and the Reverend Moon. "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3. pp.15-21.
Coleman, John
1970. " Civil Religion. " Social Analysis. 31,2: 33-41.
Collegiate Associ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Principles
2002. http://www.carp.org.tw/
Cornille, Catherine
2000. " New Japanese Religions in the West: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Universalism.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Surrey, UK: Curzon Press. pp.10-33.
Curtis, Gary
1976. " NSA Rekindling the American Spirit. " Japan Times. August 14th. pp. B5-B7.
Dawson, Lorne L.2001. "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he Case of Soka Gakkai. " Sociology of Religion. Fall.
Dobbelaere, Karel
2000. " Toward a Pillar Organization? " Global Citizens: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33-256.
Douglas, Mary
1970. Natural Symbols: Explorations in Cosmology. London: Barrie and Rockliff.
1985. " Introduction. " Measuring Culture: A Paradigm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Jonathan L. Gross and Steve Rayn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 Purity and Danger. " Religion and Ideology. Edited by Robert Bocock and Kenneth Thompson.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DRBA -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http://www.drba.org/preferences.asp Duara, Prasenjit1988. " Superscribing Symbols: the Myth of Guandi, Chinese God of War.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7, No.4. pp.778-795.
Earhart, H. Byron
1982. " Two New Religions: Tenrikyo and Soka Gakkai. " Japanese Religion, Unity and Diversity.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pp.172-180.
Eck, Diana L. 2001. " Muslim in America. " The Christian Century. June 6-13. pp. 20-25.
Eliade, Mircea.
1959. Cosomos and History :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New York : Harper.
Emmerson, John K. and Holland, Harrison M.
1988. The Eagle and the Rising Sun: America and Jap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ss.: Addison-Wesley.
Galanter, Marc
1989. " A Religious Sect: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Cults: Faith, Healing, and Coerc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9-175.
Garringues, S. L.
1975. " The Soka Gakkai Enshrining Ceremony: Ritual Change in a Japanese Buddhism sect in America. " The Eastern Anthropologist. 28(2) :133-146.
Grayson, James Huntley
2002. Korea: A Religious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Gross, Jonathan L. and Rayner, Steve
1985. Measuring Culture : A Paradigm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shimoto, Hideo and Mcpherson, William
1976. " Rise and Decline of Sokagakkai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17: 2. pp.82-92.
Hammond, Phillip E. and Machacek, David W.
1999. Soka Gakkai in America: Accommodation and Conver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xham, Irving and Poewe, Kalar
1997. New Religions as Global Cultures: Making the Sacred Human.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Hinnells, John R. ed.
1984.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Religions. London: Allen Lane.
Hoge, Dean R. and Roozen, David A.
1979. " 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Church Commitment. " Understand Church Growth and Decline 1950-1978. Edited by Dean R. Hoge and David A. Roozen. New York: the Pilgrim Press. pp. 69-93.
Hudson, Wayne
1998. " Education for Global Citizenship. " SGI Quarterly 14. pp.8-10.
Hurst, Jane D.
1992. Nichiren Shoshu Buddhism and the Soka Gakkai in America: The Ethos of a New Religious Movemen.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8. " Nichiren Shoshu and Soka Gakkai in America: The Pioneer Spirit. " The Faces of Buddhism in America. Edited by Charles K. Prebish and Kenneth Tanak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79-97.2000. " A Buddhist Reform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oka Gakkai and the Nichiren Shoshu Priesthood. " Global Citizens: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7-96.
Ikeda, Daisaku
2005.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http://www.sgi.org/index.html
Inoue, N.
1983. " NSA and Non-Japanese Members in California. " Japanese Religions in California: A Report on Researc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Japanese-American Community. Edited by Keiichi Yanagawa.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Dept. of Religious Studies). pp. 99-161.
Ionescu, Sandra
2000. " Adapt or Perish: The Story of Soka Gakkai in Germany.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Surrey, UK : Curzon Press. pp.182-197.
Islamicity2005. http://www.islamicity.com/
Kim, Daeseob2004. " The Unification Church: An Analysis of Its Paradoxical Church-StateRelationship. " Cesnur Center for Studies on New Religions. http://www.cesnur.org/testi/se_moon.htm
Kipling, Rudyard
2002. " The Ballad of East and West. " The Oxford Book of Narrative Verse. Chosen and Edited by Iona and Peter Opi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23-325.
Kisala, Robert 1999. Prophets of Peace : Pacif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apan's New Religions.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Press.
Kyle, Richard
1993a. " The Turn East: Why Now? " The Religious Fringe: A History of Alternative Religions in America. Downers Grove, IL : Inter Varsity Press. pp.197-202.
1993b. " Buddhist Groups. " The Religious Fringe: A History of Alternative Religions in America. Downers Grove, IL : Inter Varsity Press. pp.227-237.
1993c. "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The Religious Fringe: A History of Alternative of Religions in America. Downers Grove, IL: Inter Varsity Press. pp.331-343.
Lande, A. and Clarke, Peter
1999. " Japanese. " New Religions Movements: Challenge and Response. Edited by Bryan Wilson and Jamie Cresswell. New York : Routledge. pp.174-185.
Levi-Strauss, Claude
2000. " From The Savage Mind. " Theory of the Novel: A Historical Approach.
Editor in chief: Northrop Fry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94-99.
Levin, Harry
1986. " What Is Literature if Not Comparative? " The Chinese Tex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dited by Ying-hsiung Chou. Hong Kong: The Chinese U
of Hong Kong. pp.vii- xiii.
Machacek, David
2000. "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in SGI-USA. " Global Citizens: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80-298.
Machacek, David and Mitchell, Kerry
2000. " Immigrant Buddhists in America. " Global Citizens: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59-279.
Marshall, David
2001. " Christianity in the Qur’an. " Islamic Interpretations of Christianity. Edited by Ridgeon. Lioyd. NY: St. Martin’s Press.
Mauss, Armand L. and Petersen, Donald W.
1974. " Prodigals as Preachers: The ‘Jesus Freaks’ and the Return to Respectability. " Social Compass 21, 2.
Mckinney, William and Dean R. Hoge
1983. " Community and Congregational Factors in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Protestant Churches. "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2: 1 (March 1983). pp.51-66.
Melton, J. Gordon
1992. "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Encyclopedic Handbook of Cults in America. New York: Garland Pub. pp.296-314.
Melton, J. Gordon and Jones, Constance A.
1994. " New Japanese Relig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the West.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and Jeffrey Somers. Surrey, England: Curzon Press. pp.33-53.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nline.
2005.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http://www.m-w.com/
Metraux, Daniel Alfred
1988. " Japanese Buddh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uprising Success of the Nichiren Shoshu of America. " The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Soka Gakkai: A Japanese New Religion. 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 pp.101-116.
1992. "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Soka Gakkai and the Nichiren Shoshu Priesthood : A Lay Revolution Against a Conservative Clergy.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19/4:325-336.
1994. The Soka Gakkai Revolu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6. The Lotus and the Maple Leaf :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Canada.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1. " The Expansion of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to Southeast Asia." The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a Modern Buddhist Movement : the Soka Gakkai in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p.1-7.
2004. " The Sôka Gakkai in Australia and Quebec : An Example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a New Japanese Religion." Asia Pacific: Perspectives. 5/1: 19-30.
Mickler, Michael L.
1980. " A History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in the Bay Area : 1960-74. " M.A. Thesis.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1. " When the Prophet is Yet Living : A Case Study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When Prophets Die.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183-194.
1993. A History of the Unification Church in America, 1959-1974. New York : Garland.
Miyata, Koichi
2002. " The Place of the Soka Gakkai in Buddhist History in Japan. " The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 Mahayana Buddhism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12: 123-136.
Moon, Sun Myung
1971. " Safeguard the Unified Front. " Master Speaks. December 31.
2003. http://www.unification.org.tw
1996. DIVINE PRINCIPLE. http://www.euro-tongil.org/dp73/
2004. Unification Church Home Page. http://www.unification.org/
Moon, Sun Myung and Han, Hak Ja
2005. Family Federation for World Peace and Unification. http://www.familyfed.org/
Mufti, Siraj
2004. " Islamic Community in North America: Prospects and Problems. " Muslim in American Society. http://www.masnet.org/index.asp
Nattier, Jan
1997. " American Buddhist: Who are they? " Current 395. pp.6-10.
Naylor, Christina
1991. " Nichiren, Imperialism, and the Peace Movement.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18/1: 51-79.
N’Dour, Youssou
2004. " Transformative Power. " SGI Quarterly. No.37.
Nolan, James.
1971. " Jesus Now: Hogwash and Holy Water. " Ramparts 10: 20-26.
NSA Quarterly. 1976. pp.146.
Oro, Ari Pedro
2000. " The New Religions in Brazil: Some Remarks on the Church of World Messianity. "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Peter B. Clarke.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ress. pp.113-128.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200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ks, Yoko Yamamoto
1982. "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ontact: A Case Study of Soka Gakkai in America. " Journal of Ethnic Studies.10(1):1-16.
Power, Carla
1998. " The New Islam. " Newsweek. March 16.
Rice, Berkeley
1976. " Messiah from Korea: Honor thy Father Moon. " Psychology Today 9(8) : 36-47.
Richardson, James T.
1973. "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Jesus Movement." Social Studies: Ir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5: 457-474.
Ringgren, Helmer
1987. " Messianism.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Mircea Eliade. New York: Macmillan.
Robbins, Thomas, Anthony, Dick and Richardson, James
1978. "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oday's 'New Religions'. " Sociological Analysis 39. pp. 95-122.
Robinson, B. A.
2005. " Unification Church: Founded by Rev. Sun Myung Moon. " http://www.religioustolerance.org/unificat.htm
Robbins, Thomas, Dick Anthony, Madeleine Doucas, and Thomas E. Curtis.
1976. " The Last Civil Religion: Reverend Moon and the Unification Church. " Sociological Analysis 37/2: 111-125.
Robinson, R. H.
1959. " Buddhism in China and Japan. "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iving Faiths. Edited by RC Zaehner. Boston: Beacon Press.
Rudin, J., AND Rudin, M.
1980. Prison or Paradis? The New Religious Cults. Philadelphia, Pa,: Fortress Press.
Schwartz, Hillel
1987. " Millenarianism.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Mircea Eliade. New York: Macmillan.
Seel, Richard
2000. New Insights on Organisational Change. Organisations & People. 7(2): 2-9.
Seixo, Maria
1989. " Western Theory as 'Colonial Discourse'? Or, (One More Time!) The Permanent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Os Estudos Literarios: Entre Ciencia e Hermeneutica. Edited by Maria Seixo. Actas do I Congresso da APLC.pp.179-90.
Seager, Richard
1999. " Soka Gakkai and Its Nichiren Humanism. " Buddhism in Americ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70-89. Sharpe, Eric. 1987. " Comparative Religion.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 Mircea Eliade. New York : Macmillan.
Shayegan, Daryush
1992. Cultural Schizo Phrenia : Islamic Societies Confronting the West. London : Saqi.
Shimazono, Susumu
1986. " The Development of Millennialistic Thought in Japan's New Religions. "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Rapid Social Change. Sage Publications / Unesco. pp. 55-86.
1993. " The Expansion of Japan’s New Religions into Foreign Cultures. "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Japan : Selected Readings. edited by Mark R. Mullins, Shimazono Susumu, Paul L. Swanson. Berkeley, CA : Asian Humanities Press. pp. 282-283.
Shupe, Anson.
1990. " Sun Myung Moon’s American Disappointment. " The Christian Century. August 22-29. pp.764-766.
1993. " Soka Gakkai and the Slippery Slope from Militancy to Accommodation. "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Japan: Selected Readings. Edited by Shimazono Susumu and Paul Swanson. Berkeley, CA: Asian Humanities Press. pp.231-238.
1998. " Frame Alignment and Strategic Evolution in Social Movement: The Case of
Sun Myung Moon’s Unification Church." Religion,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Action. Editor in chief : Anson Shupe and Bronislaw Misztal. Westport, CN: Praeger.
pp.197-215.
Shupe, Anson and Misztal, Bronislaw
1998. Religion,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Action. Westport, Conn.: Praeger.
Smith, Wilfred Cantwell
1959. " Comparative Religion: Whither—and Why? "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Essays in Methodology. Edited by Micea Eliade and Joseph M. Kitagawa.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31-58.
Snow, D. A., Rochford, E. G.., Jr., Warden, S. K., and Benford, R. D.
1986. "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 464-481.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2005. http://www.sgi.org/index.html
Sontag, Frederick
1977. Sun Myung Moon and the Unification Church. Nashville, Tenn.: Abindon.
Stark, Rodney
1987. " How New Religions Succeed: A Theoretical Model. " The Future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Edited by David G.. Bromley and Phillip E. Hammond. Macon,
Georgia: Mercer University Press.pp.11-29.
1996. " Why Religious Movements Succeed or Fail: A Revised General Model. "
2001. One True God: Historical Consequences of Monothe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11. pp.133-146.
Sudo, Kim
1979. 120-Day Training Manual. Washington, DC: HSAUWC, nd
Susumu, Shimazono.
1993. " The Expansion of Japan's New Religions into Foreign Cultures. "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Japan: Selected Readings. Editor in chief: Paul L. Swanson Berkeley:Asian Humanities Press. pp.273-300.
1995. " New New Religions and This World: Religious Movements in Japan after the 1970s and theirs Beliefs about Salvation. " Social Compass 42(2): 193-205.
Tamaru, Nariyoshi
2000. " Soka Gakkai and Japanese Politics. " Global Citizens: The Soka Gakkai Buddhi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David Machacek and Bryan Wil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5-41.
The Bible Online. 2004. http://bible.com/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http://www.pct.org.tw/
The Women's Federation for World Peace
2005. http://wfwp.org/
Unification Church Home Page
http://www.unification.org/
United States Congress
1976.09. Investigation of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 Hearing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rt Ⅱ.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S. Government
1978. " Investigation of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 " Report of th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llis, Roy
1982. " The New Religions as Social Indicators. "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 Editor in chief : Elieen Baker. the Edwin
Press. pp.216-229.
1984.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New Religious Lif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91. " North America. " The Study of Religion, Traditional and New Religions. Edited by Stewart Sutherland and Peter Clarke. London : Routledge. pp.154-166.
Watchman Expositor
1990. " First Public Announcement: Rev. Moon Declares Himself "Messiah". " Vol.7. No.8. http://www.watchman.org/cults/moonmess.htm
Weldon, John
1992. " Nichiren Shoshu Buddhism, Mystical Materialism for the Masses. " Christian Research Journal. Editor in chief Elliot Miller.
Wilson, B. R.
1987. " Soka Gakkai.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itor in chief : Mircea Eliade. New York : Macmillan.
Wilson, B. R.and Dobbelere, K.
1994. A Time to Chant.The Soka Gakkai Buddhists in Britai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uthnow, Robert
1976. " The Religions in Social Context. " The New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Edited by Charles Y. Glock and Robert N. Bella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77, 283-284, 288.
1986. "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Counter-Movements in North America."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Rapid Social Change. Edited by James A. Beckford on behalf of Research Committee 22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London : Sage.
Yamamoto, J. Isamu
1983. " Unification Church (Moonies). " A Guide to Cults & New Religions. Editor in chief: Ronald Enroth.Rev. and updated e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pp.151-172.
Young, Gayle1997. " Fast-growing Islam winning converts in Western world. " CNN. April 14.
Zellner, William W.
1995. " The Unification Church (Moonies). " Countercultur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131-191.
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 電子佛典光碟版)
2002,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林本炫
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姚玉霜
2003a,〈新興宗教—個人、社會秩序〉,《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內政部編印,頁101-124。
2003b,〈日本新興宗教在海外—成功關鍵與全球化問題〉,《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會議論文,頁1-20。
游謙
1999,〈飛碟會陳恆明與末劫明王:一個末啟修辭法的分析〉,《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
2003,〈新興宗教與主流教派的關係:比較宗教學的觀點〉,《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內政部編印,頁69-99。
2004,〈歷史創傷與儀式治療:以宜蘭民間信仰發展史為例〉,《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內政部編印,頁251-280。
趙中輝編著
1998,《英漢神學名詞辭典》,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出版。
趙星光
1997,〈從主流教會到小群宗派:洛杉磯台語福音教會的轉型與增長〉,《東吳社會學報》,第六期,頁137-182。
2002,〈全球化與本土新興宗教—以青海教團為例〉,台灣社會學會研討會論文。
2003,〈張力與融滲:台灣地區基督教會發展的個案觀察〉,《第一屆基督教與華人社會文化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東海大學,頁15-30。
董芳苑
2000,〈類似基督宗教在臺灣~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統一教會之探討~〉,《臺灣文獻》,第51卷,第3期,頁237-261。
瞿海源
1989,〈解析新興宗教現象〉,刊於宋文里、徐正光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29-243。